人文历史类杂志推荐,我想看人文历史

读百科 1 0

#头条首页时间#

大家好,我是History其实很有意思,一个平台上的普通创作者。

图文创作者,视频创作者,曾是视频的独家签约高手。

第一次在今日头条发文是2020年9月28日,到今天已经三年多了。

三年前,我毅然辞掉了稳定的工作,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工作地点离老家太远,父母年事已高,再加上我是一个思乡病很重的年轻人,干脆回到了离开家。

我的家乡是内蒙古赤峰市。

我在网上买东西,商家看到地址是内蒙古一般都会说不包邮。在人们的印象中,内蒙古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其实不是这样的。内蒙古幅员辽阔,地域狭长。山西西南与甘肃接壤,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北与东部三省相距甚近。

要说蒙西,确实比较远,但赤峰市位于蒙蒙东部,距离北京不到500公里,坐车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

作为历史作者,难免要介绍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这里是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发源地。辽中都城在此。

不过说实话,赤峰当地的工作不好找。

辞职回国的那一年,我刚好二十三岁,属于对未来充满美好想象的年纪。

汉文帝刘恒即位时

二十三岁,东吴帝王孙休登基也是二十三岁,对那时的我来说,我认为我只要肯努力,一定也能缔造属于我的“盛世”。

我想快乐,我想要开心,我想要实现理想,我还想要变成耳边的风和天边的云。

当然后来的经历你大概也猜到了,那就是很不顺利。

理想当然是无限丰满的,但现实同样十分骨感。

大城市虽然疲惫,虽然压力大,虽然每天要在互联网大厂里拧螺丝到十一二点,但至少,大环境给了人们相对公平的机会和机遇,而小地方就不同了,发展比较慢,产业比较少,各种平台也不太健全,在这里才华似乎失去了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情世故。

回到家乡后的半年,我尝试过很多的工作,发光二极管的销售工作,快消品的地面推广,格子间的电话销售,我甚至在路边摆摊卖过保健品。

半年多的工作下来,我发现自己除了在无限透支精力和对工作热情之外,几乎一无所获。

两千出头的工资,如果不是靠父母救济,我连生活都无法自理,而那些集合在各种写字楼的小公司,更是让你看不到一点有关个人事业上的希望。

我不是在埋汰我的家乡,但我似乎的确无法在这里生存。

在最后一份装修公司的电话销售工作终于达成了两个月没有一块钱业绩的壮举之后,我辞掉了工作,用自己兜里仅剩的一百块钱,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然后回家了。

你可能很难想象的到,一百块钱能买到什么样的电脑,当然我在拿到电脑的时候,也很难想象这一台年纪有可能比我还要大的电脑到底能不能用。

谢天谢地,它可以开机,可以联网,可以刷网页,还可以十分流畅的运行办公软件,如果你不介意它发烫的话,那么他甚至可以在某399上玩上一下午的小游戏。

作者本人时常在网上刷到一些科技类的视频,视频中的up们追求科技产品的性能,并且动辄就扬言几千块钱以下没有好手机,几千块钱以下没有好电脑,或者说想要做自媒体,想要剪视频必须要用什么样的设备,什么样的处理器云云,关于这些理论,我并不认同。

花光了仅剩的一百块钱之后,我找父亲又借了五百块钱,花两百块买了个二手手机,然后剩下三百块又置办了鼠标,键盘,麦克风等等,这其中二手居多,也有两件是全新的。

六百块钱,这就是我踏入自媒体行业的全部预算。

那些动辄就是几千,几万的笔记本,动辄就是苹果全家桶的说法,我一点也不感冒。

我严重认为,现在的科技产品,性能是严重溢出的。

因为所学专业是历史和哲学,我从毕业之后一直有一个作家梦,幻想自己可以成为马尔克斯那样的作家,然而这艰难的生活终于告诉了我,每一个自命不凡的人,都必须正视自己的平凡。

有文学创作的底子,又有一些基本的历史素养,所以我决定,要在今日头条上写历史类的文章,并且兴冲冲的给自己起下了昵称:历史其实很有趣。

但是很显然,没有注册成功。

因为作者转行做自媒体的时候,业界已经有很多前辈了,这么正点的昵称,肯定早就被抢注了,所以思考再三,把昵称改成了现在的“历史其实挺有趣”。

我从小就特别痛恨那种十分官方,十分深沉,十分学究的文字,这种书写方式在历史学界尤为严重,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如果你让专家说,他一定给你搞复杂了,而且还要加上很多生涩难懂的历史典故,古文引申之类,这种作品拿到大学里教书很正常,但却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我打算要把历史写的流畅自然,生动有趣,同时还要让所有人都看得懂。

能看懂,这是我写历史的一大观念,而另外一个观念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历史写的鲜活。

历史的标签化太严重了,往往一句话,一段话就能概括一个人物的一生,似乎所有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已经盖棺定论,而且往往在分析上又太过生硬和简单。

正邪善恶明明白白,是非对错没有余地。

我们似乎只是把历史当成了一种知识,对于那些过去的人物,我们也不愿意试着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然而,史书上小小的一行字,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过的人。

他们曾经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所以我希望我笔下的历史人物,是有温度的,是有呼吸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被书写的工具。

文艺青年最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书读的不多,活干的不多,但想的太多,我很文艺,但我同样很脚踏实地。

我在今日头条写文章算是日更,就是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沙尘暴,只要不是房子塌了,我每天都会更新一篇文章,所以从2020年9月一直到我发稿,我一共更新了812条文章。

我对自己的硬性要求是,每篇文章至三千字,上不封顶,所以大部分都是三千到五千,偶然来一篇五千到一万的。

在配图上,我要求每篇文章最少要配五张图片,而且不能瞎配乱配随便配,必须要符合文章的内容。

如此严苛的要求,不仅仅是对我自己的严重挑战,更是对我那可怜的二手笔记本的挑战。

那个笔记本不能离开充电器,只要十分钟不插电,就会自动关机,打字的时候经常卡顿,往往你打出一个字,十秒钟之后才会显示到电脑上,打开一个网页有时候需要半个小时,没有办法,我只能呆呆的等着它加载完毕。

一片空白的网页以一种十分诡异的方式加载着内容,同时也映照出我因为长期熬夜而煞白的脸。

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二手笔记本时常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使我在不得不拿它来工作的同时还要提防它会爆炸。

我时常会想,如果它真的正在我噼里啪啦打字写文章的时候爆炸了,把我给炸死了,那该是多么的荒诞和滑稽,因为我还没有成名,报纸上也不会刊登某某作家居家被笔记本炸死,而只会纪录一个平凡人的死去,甚至连记录也没有了。

创作了一段的图文之后,我又开始更新视频。

截止到发稿日,我一共更新了180个视频,更新频率大概是六天一个。

这回,该我买的那个二手手机受罪了。

因为二手笔记本的配置实在是不足以支撑哪怕最原始版本的pr或者是剪映专业版,所以我只能选择用手机来粗剪。

那个二手手机的品牌,我就不说了,因为这家公司已经倒闭了,说了也没有意义,但我清晰的记得,那是一款搭载了骁龙660处理器的手机。

感谢这颗神U,它陪我走过了一段悠长的岁月。

为了剪视频,我必须要卸载掉除了剪映之外的任何软件,包括微信,支付宝这种常用软件,而在剪辑的过程中,手机的突然黑屏,关机,重启更是常有的事儿。

但偏偏我是一个很有韧性的人,只要这个手机还能启动,我就会接着剪下去。

因为当时已经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全职做自媒体,所以我每天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来创作。

然而就算是明面上的时间是充裕的,我仍然感觉不太够用。

首先,写文章不比其它工作,写文章需要灵感。

网上的作者有很多,有搬运的,有照抄的,有洗稿的,还有专门投机取巧来薅流量的,但我从来不这么干,毕竟是一名自诩优秀的毕业男大学生兼未来作家,我很有操守,坚持原创,坚持一定要把每一篇文章都写好。

如果写不好,就挺着,绝不凑合。

所以,如果我到工地去干活,可能我每天一定能把我该搬的砖搬完,但如果我抱着笔记本打字,那我有可能从早到晚都写不出一个字来。

做视频也是一个道理,好的素材制作不出来,找不到,我也不愿意凑合,所以就只能硬挺着。

那时节我每天七点起床,上午写文章,配图片,排版,改错别字,起标题,下午录音,找素材,剪辑,配字幕,做封面,一天的工作全部做完,往往要熬到两三点钟。

凌晨三点钟,我种的绿萝还没有睡觉,叶子舒展,仿佛有了生命一样。

望着窗外的漫天星光,想着下个月的房租和水电还没有着落,不知道当时的我,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因为长期面对电子产品,我换上了十分严重的干眼症,角膜时常发炎,眼睛有时候磨的我痛不欲生,基本上一个月就要去一趟医院,因为久坐,累坏了腰,现在只要坐在哪里,不过十分钟就开始刺痛,有时候真的就像是清时曾国藩的状态一样,把牙打碎,活着血吞下去。

不过好在,最终我还是在平台上获得了一些成就,不然我也不可能在三年后写这么一篇文章来回首往昔了。

这个过程,我跳过了,因为说实在话,我并不算成功,而且就你认为我成功了,我的成功也不值得借鉴,因为,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我做过西瓜视频的独家签约作者,参与过诸多平台举办过的活动,也得到过不少奖项,例如奖杯奖牌之类也拿了不少,甚至还有出版界的朋友因为在平台看到了我的文章,和我签约出了一本书。

一路走来,感慨有很多,但最想说的,还是一句话,那就是:

感谢平台,由衷的,感谢平台。

三年前有粉丝曾经问我,为什么喜欢写历史,我当时没有回答,但现在,我想要试着回答一下。

写文章,写历史,当然是为了赚钱,为了养家糊口,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我真的热爱历史。

历史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我们知道,记性不好的人,就会丢三落四,昨天的事情今天忘记,今天的事情明天也不会记得,会忘记关门,会忘记关煤气,会忘记拿钥匙,会忘记一些工作。

记性不好,生活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记忆。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失去记忆。

失去了记忆,我们就失去了惨痛的教训,失去记忆,我们就失去了璀璨的过往,失去记忆,我们就无法再归纳总结和整理,失去记忆,我们就不能再传承。

所以,作者会一直写下去。

而那些打算投身平台,打算开始创作的人们,不要在意什么所谓自媒体的寒冬即将来临,不会的,只要你愿意加入,只要你愿意开始,在哪里,都是春天。

苦难当然不值得歌颂,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能够避开生命中必然的苦难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